
中新網太原11月9日電 (吳瓊)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向農村供水保障轉變,加強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保障……山西出臺一攬子政策鞏固拓展“三保障”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9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山西鄉村振興、教育、衛健等部門解讀該省鞏固拓展“兩不愁三保障”成果和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有關政策。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山西省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玉宏介紹,山西跟進制定相應的貫徹落實意見和具體實施方案,形成相對完善的政策制度體系,特別是圍繞鞏固拓展“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山西省鄉村振興局統籌協調,省直“三保障”牽頭部門分工負責,聯合相關部門,結合實際分別制定政策文件。
義務教育方面,山西提出15項重點任務,包括開展專項行動,控輟保學持續做到靜態清零、動態保障等。實施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計劃,連續三年每年建設改造500所寄宿制學校;每年為鄉村學校補充3000名左右教師;對受洪澇災情影響學生精準幫扶,確保不讓一名學生因災失學輟學。
基本醫療方面,山西推進優化大病慢病分類救治機制、建立常態化健康幫扶機制、深化縣域綜合醫改等各項舉措,鞏固基本醫療有保障工作成果,提升脫貧地區衛生健康服務水平,健全脫貧地區健康危險因素控制長效機制。
同時,增強對困難群眾基礎性醫療保障,明確“三保險、三救助”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幫扶政策執行到2021年底。從2022年1月1日起,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和鄉村振興部門認定的返貧致貧人口等困難群眾,執行參保分類資助、大病保險傾斜、醫療救助托底保障等政策。
加強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保障,在原四類重點對象的基礎上擴展至六類農村低收入群體,包括農村易返貧致貧戶、低保戶、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因病因災等導致的生活嚴重困難戶,以及未享受過農村住房安全保障政策、且依靠自身力量無法解決住房安全問題的其他脫貧戶和農村低保邊緣家庭。
飲水安全方面,“十四五”期間,山西將加快補齊短板弱項,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向農村供水保障轉變,構建從源頭到龍頭的城鄉供水保障工程體系,推進城鄉供水規;l展,提升農村供水管理水平,加強農村供水保障動態監管。
張玉宏介紹,各級各部門將持續壓實工作責任,督導各縣瞄準“三保障”和飲水安全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和重點人群,做好常態化動態監測,實施“三保障”和飲水安全鞏固拓展行動,建立健全長效排查和限時解決機制,鞏固拓展“三保障”成果,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完)